目前分類:健康人生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【健康智慧】走路預防心臟病 開啟6大健康之門

 

出門乘汽車、上樓坐電梯。 在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,不僅僅是運動,甚至連步行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。 然而,正確的步行卻是一種最為理想的運動,可以有效的增強體質和免疫力。

 

 一、走路開啟六扇健康大門

 

 預防心臟病

 

1、心臟健康的大門

 

對大多數人來說,走路是預防心髒病最簡單和最方便的方法。 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,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、著名心臟病學家懷特博士就提出,步行鍛煉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,並首創了以走路作為心臟病和心梗病人康復治療的方法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

 

不久前,美國一項對1645名65歲以上老人進行的研究發現:與每週步行少於1小時的老人相比,每週步行4小時以上者,其心血管住院費減少69%,死亡率減少73%。

 

防大腦萎縮

 

2、大腦健康的大門

 

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表明,要防大腦萎縮、老年癡呆,途徑之一就是保證每週步行不少於9.6公里。 因為步行不僅可以增加大腦體積,也會讓記憶力出現問題的機率降低50%。

 

 3、遠離糖尿病的大門

 

其實控製糖尿病並不難,研究表明,一星期堅持3天,每天在30分鐘內步行3公里,糖尿病的發病率就可降低25%;每周堅持4天,可降低33%;每週5天,則能降低42%。

 

減少骨骼內礦物質的流失

 

 4、骨骼健康的大門

 

走路能讓骨骼更合理地支撐身體重量,從而減少骨骼內礦物質的流失,預防、改善骨質疏鬆。 此外,據美國《關節炎和風濕病》雜誌報導,與跑步相比,走路不僅對關節的壓力小,而且還能延緩關節功能的衰退。

 

 5、減輕體重的大門

 

散步每30分鐘消耗75千卡的熱量。 減肥要靠長期、規律的運動,偶爾一次劇烈運動的效果只能持續48個小時。 而且過量運動有時會造成猝死,很危險,只有步行最合適。

 

走路長壽機率大

 

6、長壽的大門

 

雷潔瓊95歲了,電視台採訪時,問她如何能做到身體這樣好,她說唯一的愛好就是天天走路,還有陳立夫,為什麼能活到100歲? 也靠的是每天步行。

 

研究顯示,每天步行超過30分鐘的人,不管體內脂肪含量有多高,他們的長壽機率都比其他人高4倍。

 

二、質量比數量更重要

 

閑庭信步、低頭走路、背著手溜達、把手揣在兜里、兩臂緊貼在身邊……雖然都在走路,但專家指出,這些並不是正確的走路方式,對健康的功效也不大。 而在日本,專門有人教大家怎麼走路。 從“在哪兒走”、到“怎麼走”、“走多長時間”都有一定的講究。

 

1、走路的地方最好有樹

 

步行的最好地點是公園,實在沒時間去,也要找道路兩邊有樹或綠化帶的地方走。 專家指出,走路雖然是種低運動量的有氧運動,但最好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,離馬路越遠越好。

 

2、穿的鞋越輕越好

 

走路時最好穿寬鬆一些的衣服,襪子也以棉質較厚的為好,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。 尤其鞋子非常重要,越輕越好。

 

可以選擇慢跑鞋,因為這樣的鞋後跟比較牢固,能使腳踵穩定,不易傾斜。 後跟的上方有適當突起的襯舌,能起到保護跟腱的作用。 鞋頭最好又高又圓,才不會夾住腳趾,或造成趾甲充血。

 

3、走路時要抬頭挺胸

 

步行時身體太放鬆,是沒什麼效果的。 抬頭、挺胸、目要平視,軀幹自然伸直;收腹,身體重心稍向前移;上肢與下肢配合協調,步伐適中,兩腳落地有節奏感,才是正確的走路姿勢。

 

此外,美國《預防》雜誌有文章指出,走路時把意念放在腳上,感覺腳跟到腳尖逐一踩踏到地面,能起到轉移注意力、放鬆精神的作用。 如果想瘦身,最好走坡路或爬樓梯;如果是走平路,要把注意力放在收縮小腹上,走路時臀部適當地向前扭動,讓腹部肌肉承擔更多的力量。

 

4、每天至少走1個小時

 

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稱,每天的走路時間加起來最好不要低於1個小時。 以中等速度(每分鐘90—120步)來算,走1個多小時,路程在1萬步左右、5—10公里之間比較合適。

 

此外,晚飯後一小時再去走路比較適宜。 “飯後百步走,能活九十九”的觀點並不科學,因為剛進食後,血液主要分配在消化系統,若立即運動,會使消化系統血液流往肢體,不利於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。 

 

5、走路後最好微微出汗

 

步行運動並不追求大汗淋漓的效果,最好是鍛煉完微微出汗。 要想看走路的運動強度夠不夠,可以自己測一下心率,一般來說,走路後心率+年齡=170左右比較合適。

 

 

 

開心大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◎唇色發白
嘴唇和下眼瞼一樣,都是薄薄的,才能完全反映血色,
如果唇色變淺,可能是血紅細胞不足。
建議改變食譜,多吃動物內臟和豆腐,從而減輕貧血症狀。
 
◎唇色過紅
如果雙唇過於鮮紅,別自鳴得意,可能你正被「熱症」困擾。
中醫將熱症分為「實熱」和「虛熱」,「虛熱」是體內水分減少所引起。
當體溫上升,身體調節功能減弱,兩頰和唇、舌才會局部變紅。
多吃新鮮水果、喝大量的水,能幫你化解體內過剩熱量,讓唇色恢復正常。
 
◎嘴角破裂
感覺嘴角刺痛,甚至紅腫破裂,很可能是早期胃炎的預警。
當胃壁黏膜處於疲勞狀態,會引發內熱,導致嘴角紅腫。
不過,80%的早期胃炎都能被治癒。
建議吃飯時多咀嚼幾下,充分吸收和消化食物。
胃壁溫度降低後,嘴角紅腫很快就會消失。
 
◎嘴唇乾澀
嘴唇雖是黏膜,但與皮膚最大的不同是沒有汗腺。
嘴唇無法分泌油脂、保存水分,需要口腔黏液滋潤,
黏液不足時,嘴唇容易變乾,抵抗力隨之減弱,細菌、病毒正好趁虛而入。
除了多喝水,也建議多用淡鹽水漱口,鹽分是促進口腔黏液生成的一大動力。

◎口氣不佳
對著鏡子大呼一口氣,如果聞到「口氣不佳」,可要注意了--六成以上「口氣」由牙齒疾病引起。
當細菌侵入牙根與牙齦間的縫隙,繁殖後將引發牙齦炎,生出難聞的口氣。
此外,口腔清潔不徹底,食物殘渣形成的齒垢,也會讓你呼出難聞氣味,徹底洗一次牙才能解決問題。
 
◎流口水
早晨醒來後,總發現枕邊淌著一圈口水?流口水是唾液分泌過多引起,可能是胃腸功能虛弱,無法充分吸收水分,造成水分滯留,唾液被稀釋,才流到嘴邊。
如果你還感到腸鳴、胃鳴,最好去腸胃科掛個號先。

開心大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◎黑眼圈
一早起來,發現眼圈黯沉發黑?小心!這可能是血液中沉積太多廢物的緣故。
下眼瞼皮膚比較薄,最容易反映血液顏色。
想想最近是否壓力過大或過度疲勞?
支配泌尿和生殖器官的腎臟功能失調,也會讓眼周黯沉。
醫學專家說少熬夜、多吃全麥食品是消除黑眼圈的最好辦法!
 
◎眼皮浮腫
睡前沒喝多少水,早上起來眼皮還是腫得厲害?
你可能體液失調了!
造成水分代謝失調的原因很多,如果伴隨感到下肢無力、口乾舌燥,可能是你的腎出問題。
健康的腎能將體內多餘水分順利排出,水分不足時,他會放慢代謝速度,把水分囤積在體內,因而造成輕度浮腫。
別著急,喝上幾大杯水,很快能還你一雙電眼!
 
◎脂肪顆粒
除了建議你用不含油份的眼霜,對付眼睛下面的脂肪顆粒,
醫學專家還要告訴你,脂肪顆粒是體內膽固醇過高的警訊。
少吃油炸食品及動物內臟,多吃新鮮蔬果,惱人小顆粒很快就會不見!

紅血絲
血絲滿佈的「火眼金睛」,就是血液循環不暢的警訊。
別忙著滴眼藥水,活動一下頭、頸、肩部,疏通上肢血流,
再好好睡一覺,讓眼睛充分休息,就能減少充血。
如果工作很忙,沒時間休息,
不妨在後頸、肩部塗一些維生素C乳液,幫助血液循環,很快就能緩解紅眼現象。
 
◎針眼
別小看長針眼,
日本醫學專家發現,長針眼代表你的免疫力正在衰退,
細菌容易從睫毛根部進入眼中,引起發炎。
如果反覆長針眼,最好去醫院做一次全面健康檢查。
常喝補中益氣湯,提高自身免疫力,才能和針眼徹底「分手」。
 
◎眼白泛黃
可能是肝、膽出了問題。
膽汁是黃綠色液體,當膽囊或肝臟失調時,膽汁會流進血液,讓眼白泛黃。
好在膽汁能分解體內多餘脂肪,短時間內你也不用再為體重發愁!

開心大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> 每次購買雞蛋 先以清水加入食鹽將蛋放入水中浸泡 3~5分鐘
> 輕輕搓揉蛋殼表面 以清水沖淨
> 晾乾後放入冰箱存放 ....
> 我同事告訴大家以下的故事,聽得大家目瞪口呆。
> 先撇開素 不素的問題,我在這兒轉述一次,
> 大家再考慮一下還要不要繼續吃蛋。
> 你們知道雞的甚麼地方最 髒嗎?我同事問大家。
> 「脖子?」「雞爪?」
> 「都不是。」我同事 笑咪咪 的搖著頭。
> 「是雞屁股。你們有沒有人專愛吃雞屁股的呀?!」
> 大家你看我 我看你,露出不解的表情。
> 雞的肛門附近組織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腺體,
> 「身體各類的穢物毒素都在這些腺體囤積。」
> 我同事慢條斯理 的說著。
> 同時,雞的肛門含有非常高密度的大腸桿菌,
> 當然,隨著蛋生出來,這些大腸桿菌就轉而密 佈 在蛋殼上。」
> 「這也是為何大家一再強調蛋要熟食 的原因。」我同事補充。
> 「可是這些含著高密度大腸桿菌的雞蛋,
> 整齊排列在家中的冰箱時馬上污染了其它的蔬果及 置蛋架 ,
> 還有蛋殼表面未先清洗,直接把蛋殼打破進入煎鍋,
> 特別是一些大家普遍在生食的食物。」
> 你的丈人難道不吃蛋?」終於,人群中有人打破了沉默。
> 不吃,他們作了那麼久的雞蛋生意,自己從不吃蛋。」
> 我同事說。
> 現場一片沉寂。只 聽過種瓜 的不吃瓜,
> 種蓮霧的不吃蓮霧,現在又來 了個養蛋 雞的不吃蛋。
> 我同事接著說:
> 經過兩年的摧殘,當這些蛋雞生到不能生時,
> 一隻 隻枯槁乾癟,便以一隻十元的代價 賣給加肥場,
> 餵 以類固醇飼料。
> 短短一星期, 雞隻便肥大壯碩,肉質鬆軟,
> 再以每隻一百至 一百五的暴利賣給 這些作香雞排的加工廠。
> 這就是你們吃的酥脆、鬆軟的香雞排。」
> 現場出現了一陣驚嘆作嘔的騷動。
>
> 我們全家從來不吃雞蛋和香雞排。」我同事又強調了一次。
> 所以,下次吃蛋前,請再考慮一下,務必把蛋殼沖洗乾淨。
> 如果你的朋友有喜歡吃香雞排的,
> 也別忘了把這個故事告訴他。
> 台灣現在每九分鐘就有一人被宣佈 罹患癌症,
> 不是沒有道理的!

開心大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不論草莓是用來做裝飾或是用來做內餡,製作中是絕對不洗的,
因為草莓一沾到水就很容易爛掉。

有機蔬果中是沒有草莓的,因為根本栽種不活,通常,越是漂亮的草莓,農藥越是多,
但是為了維持它的漂亮和美觀,通常是直接從盒子中取出,去掉變黃的葉子,就直接放
到蛋糕上去,

有些在盒中被壓壞的,就切掉壞的部份或是擺久了爛掉的部份,把好的那一半用進去。
所以,草莓蛋糕的切片草莓最好不要吃。

草莓糖葫蘆也一樣碰不得,一次連吃三十顆(約500公克)以上就會肝中毒哦!

開心大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